原创调研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资讯 > 原创调研
加快龙湾区滨海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日期:2005-11-28

 海洋是人类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宝库,21世纪将是人类全面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龙湾区是温州市三大城区之一,地处瓯江口南岸,是温州城市的副中心和未来城市的中心,海域面积大,海岸线漫长曲折,滩涂资源丰富,蕴藏着内涵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很大开发价值。
    为充分利用、科学开发龙湾区海洋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游海岛、观海潮、看海景、吃海鲜、买海货、住海滨”为特色的滨海旅游业,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加快发展龙湾区滨海旅游业问题,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龙湾区滨海旅游资源概况与开发现状
    (一)滨海旅游资源概况。龙湾区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山、海、江、河、湖、平畴、沙滩、小岛一应俱全。龙湾区滨海旅游资源主要由灵昆岛和海岸带两大区块组成。拥有海域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是龙湾区陆域面积的1.5倍,滩涂面积21.5万亩,大陆海岸线和岛屿海岸线长达68公里。被称为“东海灵螺”的灵昆岛是浙江省唯一的滨海旅游度假区,具有“沙洲绿树,江海一色”的景观特色,岛上气候条件优越,一年四季花香不断,拥有一万亩近海海水养殖面积,草棚湖荡,鲜鱼不绝。在蜿蜒的东海海岸,雄伟的永强大堤头傍瓯江口,尾护丁山,兢兢业业地驻守着龙湾这片锦绣家园,人称“东海第一堤”,其雄伟坦荡的气派,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一眼烟波万里,满怀长风天际”的豪迈。
    龙湾更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它依山傍海,河网纵横,西南有婀娜多姿的大罗山横亘为界,东北有烟波壮阔的瓯江与东海合流为境。区内有因“溪石皆玉色”而闻名的瑶溪省级风景名胜区,因“峰奇、石怪、瀑飞、水碧、庙古”而见胜的天柱风景区。同时,龙湾有着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它是中华“耕读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悠久的历史为龙湾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被国务院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城堡——永昌堡,就在龙湾永强,还拥有唐朝的国安寺、宋朝的千佛塔和清朝的古炮台等一批文物古迹。
    “山海龙湾,都市休闲”是龙湾最突出的旅游形象品牌。依靠大海的恩赐,得到群山的馈赠,龙湾资源富足,物广丰富,为中外游人所倾慕,发展滨海旅游业得天独厚,前景广阔。
    (二)滨海旅游资源开发现状。龙湾区的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正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旅游服务设施、交通等各方面也处于逐步完善中,滨海旅游业在全区旅游业的地位正日益重要,滨海度假游、休闲渔业游、海鲜美食游、海洋文化特色游等旅游产品的开发正在逐步启动。
    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龙湾的基础设施完备,交通通讯发达,电力充足。区内建有设施先进的温州永强机场和温州港最大的码头——龙湾万吨级码头,金温铁路直通龙湾港区,完善的公路网络与外界紧密相连,甬台温高速公路横跨龙湾,“市门第一路”机场大道贯穿全区,灵昆大桥、滨海大道也已相继建成,东海高速大道即将动工建设,异常便捷的交通优势使龙湾成为全国较大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之一。
    海涂围垦全面展开,游览空间不断拓展。建国以来,龙湾区已围垦土地近6万亩,完成一系列的围涂工程,其中主要包括永兴南片、灵昆示范区、海城示范区。目前正在建设的有温州浅滩一期工程、永兴围垦二期、天城围垦等工程。已纳入规划建设的有海滨围垦1.1万亩,温州浅滩工程二期4.2万亩。滩涂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了龙湾现代化滨海型休闲旅游业发展的广阔空间。
    滩涂养殖业方兴未艾,渔业综合实力不断得到加强。2004全区渔业产值24301万元,渔业产品总产量13718吨,海水养殖面积达3.46万亩。现代渔业海水示范园区、灵昆万亩文蛤出口创江基地、永兴万亩现代化海水围垦养殖示范园区、海城万亩海水围塘养殖基地等一大批海水养殖示范基地初具规模。水产养殖正带动了垂钓、品鲜、观光和度假等项目的兴起,为休闲渔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源动力,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全面发展。
    滨海旅游,前程似锦。龙湾区海洋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发展滨海旅游业得天独厚,具有巨大的潜力。目前,龙湾区滨海旅游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灵昆海鲜美食游品牌进一步打响,已有四家上规模上档次的海鲜楼,初步形成以吃住游带购的都市休闲旅游模式;利用滨海堤塘优势,一条以“观海潮、看海景、吃海鲜”为主题的“海堤休闲风景线”已初步形成,已经成为龙湾不可多得的旅游亮点;充分利用山、海、岛、堡等资源优势,积极推出了山水风光游、文化访古游、生态休闲游、滨海度假游等旅游产品,打响了旅游特色品牌。2004年,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45.4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93亿元。旅游业已成为龙湾区经济的新兴产业和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二、当前发展滨海旅游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各部门和单位对发展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形成合力。旅游业关联度高、综合性强,其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旅游业的发展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优化经济结构、创造就业机会、丰富人民生活、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龙湾区综合旅游资源得天独厚,经济社会比较发达,地理位置较为优越,发展旅游业具有巨大潜力和突出优势。但由于多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旅游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各部门和单位没有形成工作合力,致使旅游业起步较晚,产业化程度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明显。
    (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无法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基础设施一直是制约龙湾滨海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滨海地带交通状况差,严重地影响着游客的可进入性。龙湾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的灵昆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风光带,通往最佳旅游资源的道路几乎全是泥石路,交通可进入性差,不利于大规模发展滨海旅游业。
    (三)资金投入不足,资源优势得不到发挥。由于海洋旅游资源缺乏包装,知名度不高,加上政府主导投入不足,所以开发海洋旅游资源资金短缺。
    (四)旅游人才匮乏。由于旅游业是新兴的产业,滨海旅游业的起步更晚,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才缺乏,影响了滨海旅游业的发展。
    三、加快龙湾区滨海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龙湾区委、区政府提出把龙湾建设成为现代化滨海城区的宏伟战略目标,全区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改革为主调,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目的,主攻三产、提升二产、优化一产,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建设转型、社会转型,切实把旅游业作为全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来发展。
    根据龙湾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目标要求,通过适度超常发展,到2020年把龙湾建成以滨海、人文、农业生态旅游为核心,独具特色、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现代滨海型休闲旅游胜地。可见,发展滨海旅游业将是龙湾旅游的重头戏,未来的龙湾将是一个具有海洋旅游特色的集观光、度假、休闲、娱乐、渔家风情于一体,以海洋文化旅游、海洋参与旅游、滨海度假旅游、海洋探险旅游为框架,既富有人文历史传统色彩,又比较现代化,环境优雅清新的综合性滨海旅游区。
    (一)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旅游发展机制。全面实施旅游发展战略,树立“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观念,切实把旅游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支柱产业来发展。充分利用龙湾资源优势,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旅游发展新路子,开创新型的旅游开发方式、管理方式和服务方式。
    切实加强对旅游工作的领导和协调。把旅游工作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旅游发展特别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重点项目建设和旅游产业政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加强对旅游业的组织协调,强化区旅游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职能,进一步理顺旅游管理和资源开发体制,充分调动部门、社会各方面扶持和参与发展旅游业的积极性。
    充分发挥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能和作用。加大旅游行业管理力度,依法履行行政监督管理职能,大胆探索适应旅游发展要求的管理模式。其他有关部门要强化旅游意识,主动支持、配合旅游主管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共同培育旅游支柱产业。
    (二)科学制定全区旅游发展实施规划,将旅游发展规划纳入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实行一体化。城市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必须同步考虑,共同进行。必须将旅游发展列入城市化的规划体系中,确定并强化旅游在城市化进程中的战略地位、法律地位。积极推进系统工程建设,发挥城市与旅游业的综合性、联动性等特点,积极探索一条符合龙湾实际、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和旅游业发展方向。
    作为未来龙湾发展旅游业重要基地的灵昆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风光带,必须加快编制详细规划,明确规划功能,确保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必须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大的气魄,大思路、大手笔筹划滨海旅游规划,发挥城市规划的龙头作用,在城市规划中突出滨海旅游规划,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高品位、高标准、重特色,把龙湾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滨海山水文化旅游城市。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投资渠道,打造精品旅游区。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工作,是推进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特别是龙湾区的旅游工作目前尚处于起步开发建设阶段,招商引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把招商引资作为“要务之要务,重点之重点,关键之关键”。在滨海旅游业发展中,要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建立“谁投资谁受益”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入机制。一是进一步制定完善优惠政策,从土地取得、资金投入、税收等方面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措施来扶持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实行“一事一议,特事特办”,为投资开发滨海旅游资源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发动全社会力量多元化、多渠道投入滨海旅游开发,充分利用外资,扩大筹资渠道,包装开发项目,积极向海内外招商引资。三是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支持旅游企业通过资本运营等方式有效解决资金筹措,努力促成“大社会办大旅游”的格局,探索旅游产业新的融资方式,促进旅游经济繁荣发展。
    实施政府宏观调控制机,把握全局,注重特色,打造精品项目。要实现旅游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须按照“高起点,大手笔,出精品”的要求,充分挖掘海洋文化内涵,有效利用滨海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一批旅游支撑项目,塑造龙湾旅游特色品牌。灵昆旅游度假区和滨海旅游风光带是龙湾区发展滨海旅游业的重要基地,我们必须把它建设成为一个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体育运动、海鲜美食、海上活动、滩涂体验等为一体的,具有浓郁海滨特色的滨海旅游胜地。同时,要全面发掘海洋文化内涵,用区域性、独特性的旅游文化品牌去吸引游客。比如以永嘉场盐文化历史为基础,选择永强大堤内原盐警驻地或原盐官衙门为地址,建立全国性的“盐文化博物馆”,又作为海洋资源博物馆和海洋文化展示馆使用。真正使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业的战略要素。
    (四)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积极拓展旅游市场。加强对龙湾旅游整体形象设计、策划和宣传。旅游地形象已成为影响人们外出旅游选择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鲜明的旅游形象是一个城市或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持久动力,良好的旅游形象张扬了城市个性,起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因此,塑造一个较为完美的旅游形象是龙湾旅游业崛起的必由之路。根据龙湾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龙湾旅游形象已初步定为“山海龙湾,都市休闲”。我们要深入通过组织一批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策划研讨龙湾旅游形象,进一步打响龙湾旅游形象品牌,开发客源市场。
    实现旅游促销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根据龙湾的实际,以创新的意识,开拓的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旅游市场营销策略,内搞建设,外搞宣传,充分利用影视、报刊、互联网等宣传媒体,开辟旅游宣传专栏,提高旅游宣传覆盖面,增强旅游宣传实效。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发展旅游电子商务,建立旅游咨询服务机构,及时把握旅游者需求动态,提供优质的旅游市场信息服务。
    利用会展节庆活动促进旅游发展。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方式,办好每届旅游文化节,精心组织办好中国瓯江海浪节等节庆活动,每次推出新的旅游主题,使办节逐步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经营和运作。积极申办、组织有影响的会议、展览、体育比赛等大型活动,借势造市,形成良好的旅游效应。真正使节庆会展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强力助推器。
    (五)加快人才培育,促进滨海旅游业更快发展。加快滨海旅游业发展人才是关键。我们必须加快旅游业人才的培养引进,打破专业人才缺乏的“瓶颈”制约。努力培养中、高级旅游策划、开发和管理人才,以人才培育促旅游发展,以旅游发展促人才培育。
 

主办: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组织部 版权所有 © 龙湾党建
地址: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大楼 邮编:325058 电话:0577-86966606 浙ICP备11037747号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